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绘出和美乡村幸福底色

乡村治,百姓安,天下稳。珠龙关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以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基本目标,以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攻方向,聚焦民生和乡村治理领域群众“急难愁盼”的要事难事,精准谋划,以“小切口”引领“大变化”,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一网情深为群众,凝心聚力解民忧。聚焦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构建“横到边、纵到底、无盲区”的网格化管理服务,实现对网格内群众的全覆盖、全方位动态管理服务。考虑到禁牧后群众分散居住小集镇及酒嘉等地的现实因素,根据“一网统管”工作要求,以村委会驻地为中心辐射点,划定联防组6个,在原有网格指导员、管理员、联户员基础上,继续壮大完善网格工作力量,设置网格党支部书记1人、专职网格员1人、从两委班子成员、致富能手、后备力量中选配网格辅助人员3人,确定党员联系户8人,将全村57户群众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自成立以来,参与防返贫监测入户、志愿服务、政策宣传、物业费收缴等工作200余场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12起。 同时完善社会矛盾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党员联系户“常态走访”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及苗头性问题,开展“定期说事”,推广“邻里小院”议事,逐步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

聚力经济增收入,激活发展新动能。始终坚持抓党建引领、促经济发展这一主题,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载体,坚持以党建引领创新发展,因地制宜、因势施策,集聚资金、资产、资源要素,整合技术、人才、文化等优势资源,由村集体全额入股25万元注册成立珠龙关村岗拉梅朵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完成股份经济合作社到公司化经营的过渡转化,为全乡村集体经济改革打造示范样本。去年以来,村党支部把振兴文旅产业作为推动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来厚植培育,充分挖掘东纳藏族文化内涵,以各类文娱活动为契机,开展织褐子、捻线、制毛毡、传统刺绣、原生态民歌等非遗项目展演,鼓励群众参与赛马、民族服饰展演、藏语培训等活动,在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文旅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之路。今年民俗文化旅游艺术节期间,党支部组织群众摆摊设点,通过售卖民族服饰、香薰荷包首饰等手工艺品,开发民族服饰体验、骑马打卡、传统美食品尝等游玩项目,实现盈利2.9万元,成功赚取公司化改革的第一桶金,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得到显著提升。

用心用情惠民生,群策群力促和谐。始终践行为民服务情怀,从民生服务的难事、急难愁盼的大事、群众身边的小事入手,坚持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当好群众的勤务员。针对搬迁后,党员群众活动无场所的问题,通过村集体自筹、争取县乡项目支持,筹措资金90余万元对原供销社进行改造升级,建成330㎡的党群服务中心1处,配备农家书屋、矛盾纠纷调解室、党群教育室、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团妇活动中心等,切实发挥支部活动的“主阵地”、党群学习的“大课堂”、服务群众的“大本营”、先进文化的“传播台”作用。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充实完善巾帼家美积分超市运行机制,将党员纳入积分管理,通过定期评比、积分换物,切实提高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从群众中挖掘培树先进典型,在服务社会、倡导文明新风尚的社会活动中塑造文明形象,营造文明和谐的时代新风貌,实现党建带群建的良好氛围。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