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场社区-基本情况
祁丰藏族乡天生场社区位于藏族乡西北方向,距乡政府所在地约17公里,东和嘉峪关市文殊村接壤,西邻堡子滩村,北邻嘉峪关戈壁滩,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天生场社区为农牧村社区。社区现有草原面积3万亩,均为集体所有。可利用面积3万亩,人均草原约138亩;有耕地4400亩,人均耕地20.18亩。现有人口72户216人,其中常住户67户149人。社区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8名,少数民族党员1名,女性党员1名,60岁以上老党员2名,大专以上学历党员2名。社区“两委”干部8名,其中:支委3名、居民委员会委员5名;35岁至55岁干部3名,55岁以上干部2名;高中及以下学历村干部2名,本科学历村干部2名,女性村干部1名,社区现有低保户3户5人,其中一类低保户2户3人、二类低保1户2人,残疾人家庭3户7人。2021年社区经济总收入约396.2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约26577元。
产业发展方面:近年来,天生场社区用足用活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饲草种植基地和扶持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政策机遇,结合退牧还草和草原补助奖励政策,以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广大居民走科学养畜、舍饲喂养、生态养殖、保护环境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路子,不断夯实基础,初步形成了居住定居化、饲草基地化、畜圈暧棚化、畜种优良化、饲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生产生活格局。同时以“三变”改革为依托,大力引导农牧民采取转句、出租、入股、转让等多种方式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发展规模种植、规模养殖,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及治理:一是注重优势培育,产业兴旺“奏新曲”。通过政府补贴、农户自建的形式,激励农牧民群众建设舍饲棚圈、储草棚等舍饲养殖设施,并积极争取项目,开发饲草料基地、建设储草棚等,为农牧民群众发展养殖业奠定了基础,真正实现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目的。2019年以来,乡政府积极联系引进外地企业,在天生场社区探索出了一条“社区+公司+农户”的发展思路,鼓励引导农牧民群众按照自愿、公平、依法、有偿的原则基础上,流转土地3860余亩,用于种植马铃薯、青储玉米等。土地流转后,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彻底得到了解放,极大地释放了天生场社区劳动活力。今年,天生场社区继续以260元/亩的地租,流转全部耕地种植青储玉米。二是突出绿色发展,生态宜居“焕新颜”。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组织开展“植树造林、美化造景”行动,栽植各类苗木1.2万余株(棵)。以全域无垃圾行动为抓手,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动员群众拆除改造、维修破旧房屋,清理道路和河道沟渠两侧卫生,配备垃圾车1辆、电动保洁车1辆、垃圾桶(斗)50个。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三是坚持夯基固本,保障体系“筑根魂”。坚持“优生态、重管理、强服务”三项措施,紧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壮大富民产业、提升公共服务四项重点任务。投入资金17万元,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提升;投入资金8万元,对居民点后街总长约3公里道路进行了维修;投入资金1.5万元,对居民点自来水管道进行了维修,新铺设自来水管道400米;投入资金130万元,完成居民点前街水渠及后街道路沙化;投入资金66余万元,新建600立方米高位水池一座;铺设居民点自来水管道550米,投资13万元对当地居民电网进行改造,实现了智能取电一卡通,完成部分老旧自来水管道维护,通过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现了通村道路、安全饮水、电网改造全覆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村级主要干部:
1.社区党支部书记 索进明(兼)
2.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索进春
3.社区居委会主任 索高俊
4.社区居委会文书 乔 蕾(兼)
包村领导:
索进明 祁丰藏族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