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丰藏族乡甘坝口村“一村一策”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提升计划
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是村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为进一步壮大村级产业,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基层实力活力,提升我村为民办实事的能力,现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2023年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按照上级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推动甘坝口村集体经济发展,使村集体经济保质增量,发展壮大,促进本村各项工作纵深推进。
二、发展目标
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体联动”的原则,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逐步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实力增强,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牧民群众种养殖规模和个体经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劳务输出人数和收入不断增加,实现农牧民人均收入有较大增长,力争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0万元以上。
三、重点任务和推进思路
为切实发展壮大本村集体经济,提高为民办事能力,我村充分依托村集体原有资源资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力争村集体经济逐步增收,辐射带动全村村民增加收入。
(一)盘活集体资金资产。一是集体土地流转。流转的110多亩土地,围绕调优结构、提高效益目标,引进种植大户,发展制种蔬菜、草料种植等,通过转租发包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以上。加快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拓展农民视野。全面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二是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把村集体经济增效和农牧民群众增收作为农业农村改革的落脚点,以村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为抓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统筹草原生态奖补资金和余留资金,入股乡级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20万元,大力推进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化改革,坚持把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我村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推行党建引领“村民转居民、管理转服务”的“双转”工作,充分联系群众、获得群众信任,切实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围绕实现“集体创收、农民增收”目标,用好改革“法宝”,盘活资源要素,积极稳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赋能。到2023年底,实现村集体资产全部盘活。
(二)积极争取产业发展项目。一是加快甘坝口村塘坝建设项目。年内完成蓄水塘坝项目建设,该蓄水塘坝投资230万元、库容1.9万立方,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解决我村灌溉用水紧缺的问题。二是大力推动东沟饮水工程。该项目总投资80余万,架设供电线路5公里、变压器2个,并对东沟引水管道维修保养及管护道路进行维修平整。本项目紧跟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需求,立足我村发展受地域限制的现实,为我村发展提供用水便利和后续产业发展延伸到东沟奠定了较好基础。三是积极争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大力实施畜牧业结构调整,引进优质畜牧品种,改善水利设施,扩大优质牧草种植,以精细化的舍饲喂养改变传统的数量型和粗放型的养殖方式为重点,力争培养以黄牛养殖为主的养殖小区并使其正常运行,扶持有一定养殖规模、科技含量高的养殖贩销大户1户。积极推进农牧业科技进步,努力引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培养一批熟练掌握致富技术的带头人,使多数农牧户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
(三)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紧紧围绕养殖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响应国家号召,鼓励群众种植粮食作物,2023年继续保持大力种植粮食作物、优质草料、经济作物、其他杂粮、蔬菜等多种种植作物。持续巩固发展畜牧业,增加牛羊存栏数和出栏数,有效拓展农户增收空间。不断优化产业链,发挥本村奶皮、曲拉和酥油的知名优势,壮大生产规模,通过集中出售或代理销售的多种途径增加销售渠道,使之成为增加农牧民群众的重要方式。同时,采取“能人投资+村集体资金入股+村集体土地入股”的模式,由返乡人才和党员能人投资成立合作社,村委会以土地或资金入股形式投入,鼓励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全村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实际行动、服务人民群众的务实举措、履职尽责的强烈担当。加强村支委委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遇到重大事项勤商量勤沟通,发挥支部带头引领作用,为发展社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立足本村实际,精心谋划实施。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实际出发,因村制宜,面向市场,精心谋划,精选项目,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精准脱贫、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土地流转,服务好本村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发展种养殖大户经营模式,带动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农牧民群众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
(三)健全工作制度,规范资金管理。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村“两委”重要工作位置来抓,建立完善并发挥理事会、监事会的作用,坚持村务“四议两公开”。强化财务管理制度,促进财务公开工作形成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定期对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及时纠正账目不清等不良行为,定期公开村中财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