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丰藏族乡瓷窑口村“一村一策”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提升计划

一、村庄基本情况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瓷窑口村地处海拔1920 米的沿山地区,距离乡政府所在地祁丰藏族乡小集镇30公里,距离酒泉市35公里。现有77户234人,其中劳动力143 人,共有党员10人,其中女党员3人,藏族党员9人。草场面积508834亩,已全部禁牧,耕地种草面积604亩,全村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整村以舍饲养殖方式为主,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286元。耕地种草560亩,牲畜存栏数2700余头(只)。

二、创建计划

(一)加强党组织引领作用,推动农牧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学习省、市、县党代会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最新的党建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落实政治责任,守正创新,统筹谋划,突出重点,提早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提升。

(二)探索“党建+产业振兴”,着力增加家庭财产性收入

发展规模高效养殖,推动产业动能高效输出。不断完善养殖设施,鼓励贩销户、养殖户按照短期育肥、品种改良的形式以及“党支部+合作社+牧户”的模式,发展壮大牛羊舍饲养殖产业。争取申请养殖贴息贷款及各类惠农政策,鼓励和支持新型农牧业产业发展。利用辖区内自然气候条件优渥,生态植被好等自然条件,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和休闲旅游业,努力建成一家乡村农家乐。

(二)探索“党建+人才振兴”,带领农牧民增收致富

把新型农民培训重点放在种植、养殖等关键领域,挖掘新型农牧村致富“头雁”领头人;加强村干部培训,充分发挥本村“能人”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效应。积极吸引有丰富非农就业经历的劳动力返村,特别是既能为农牧村经济发展提供初期资本,又具备丰富市场经验的返村人才,引导有经营能力的农牧民成为家庭农场主和合作社带头人;引导农牧民发展特色民宿、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为农牧民自主创业、返村创业创造更好环境。

(三)探索“党建+文化振兴”,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乡村振兴,文化是载体。以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扎实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好丈母娘”“好丈夫”“美丽庭院”“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弘扬文明乡风,培育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四)探索“党建+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我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为导向,将项目建设和发动群众相结合,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不断扎实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对辖区内的重点地段、特别是交叉路口、河道、村道旁的垃圾进行彻底清运和处理。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始终把村民精神文明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将地质灾害搬迁拆除后的25户宅基地进行绿化,计划打造露营场地,用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