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擦亮乡村振兴治理有效“金名片”

近年来,祁丰藏族乡腰泉村认真贯彻市委“一意见一指引”精神,聚焦创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村,推行“组织引领、一网统管、常态走访、定期说事、‘码’上响应、接诉即办”工作法,一体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擦亮了乡村振兴治理有效“金名片”,走出了一条共建共富共美的“党建引领腰泉之路”。

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组织党员参加各类活动,学习、宣传,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改进作风建设,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全体党员生活和管理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高服务聪明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有计划的培养发展新党员,给党员队伍注入新的力量。让党员在学习中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员观,不断提升政治思想水平和政策法规水平,坚持学习工作化,建立健全以学理论,学业务,学先进,有时间,有内容,有笔记,有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坚持把典型示范作为推动工作有力的大抓手,我村在2021年被评定为五星级服务型党组织。结合农牧村实际,定期开展义务志愿活动、实行党员联系牧户网格化管理,农牧村党员用自己的行为举止带动周边的居民群众,更好地把群众团结和凝聚在农牧村党支部周围,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抓自治,民主建设保安定。始终把落实好村民自制,保社会安定作为开展工作的重中之中,严格按照程序完成各项选举工作,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同时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工作机构。 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模式,认真落实党员群众建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的议事决策程序,凡是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重要事情和村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比如重大工程、集体资产资源、对外承包、承租、大额资金支付、低保,扶贫资助资金等惠民政策享受的频率确定等事宜,都严格按照程序组织实施。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事项都要在村务公开栏,电子屏公开,其次将决策事项报乡政府审核备案,最后由村委会组织实施。村委会在实施过程中村监委会全程参与监督,决策事项实施结束后,村两委组织村民代表会议对实施结果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度没有达到80%的,两委会要调整方案并及时整改完善,确保决策效果符合群众要求。

抓服务,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始终把服务牧民群众作为社会治理的落脚点。立足实际建设服务型农牧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内设置农家书屋阅览室、大喇叭、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妇女之家、多功能会议室、配备电脑、投影仪、电子屏、音响等文体设备。以创城为抓手,着力提高村民的公民卫生意识,多举措改善农牧民居住环境,利用每月党员志愿活动巩固创卫成果,更好地落实长效保洁机制。我村划分的卫生责任片区,村干部监督负责片区的环境卫生,由保洁员进行动态保洁。随着牧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群众全部上了楼,村两委利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势及阵地,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创城活动中来,通过民警宣讲、红黑榜评比、“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倡导关爱互助,和睦,友善,团结,和谐的农牧村文明新风尚。

抓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全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完善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基地。大力建设舍饲养殖基础设施,投资280万元在西沟地建成占地2.4万平方米的综合性产业发展基地一处,修建了高标准养殖棚圈、饲料加工车间、青储池和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利用村集体草原生态补奖资金维修牧道、管道、修复草原围栏、绿化养殖区域,支撑集体经济发展建设需要。二是挖掘盘活土地、水利资源。实施草原生态治理修复项目,复垦平整西沟地废弃宅基地684亩用于耕种燕麦、苜蓿等饲草料,2022年西沟地收割饲草作物56吨,收益资金11.2万余元,保证了合作社牲畜养殖饲草料供应。修建3万m³蓄水塘坝一座,敷设农田水利管道6公里,满足了土地灌溉及种养用水需求。2022年,已建成西沟地冬季人畜饮水工程、耕地围栏工程1处,农田高效灌溉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基础能力,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三是培育优势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坚持把调结构促增收作为发展富民产业的着力点,立足村域发展特点,切实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用足用活各项产业扶持政策,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四是做强畜牧养殖产业,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纽带,西沟地养殖基地为中心,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牧户”模式,打造腰泉村现代绿色产业园区,实现种养一体化,做到品质优特、设施精良、生态优美,集体增收,牧户分红;推动畜种多样化,培育优质品种,重点养殖高山牦牛、品种肉牛、多品种羊,满足不同地区和民族肉食品差异化消费需求。五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规范运营,加快推进土地集约化,流转牧户撂荒地和集体耕地,种植饲草料和农作物保障牲畜饲养供给;高标准落实生产人员、生产措施和技术要求,生产具有藏乡特色农畜产品,同酒嘉单位和周边企业建立互惠合作关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探索休闲旅游,加快农牧业转型。计划建设西沟地产业发展基地三期工程,绿化硬化美化园区风貌,重点完善暖棚、截引(管道)、无害化处理池等配套设施,粪污资源循环利用;依托国家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资金,开发大黄沟滩地,扩大种养殖规模,丰富腰泉村现代绿色产业园区体验休闲娱乐内容,创建高原驿站、高原夏菜、舍饲养殖、观光旅游为招牌的“农牧业+”特色品牌,开拓互联网平台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增产创收。六是拓展劳务输转新渠道。通过巩固脱贫攻坚和“三抓三促”入户走访工作,充分利用临近酒嘉地区的地理优势,向外输送富裕劳动力。通过与用人单位协调劳务输出,组织劳务人员参加技能培训,提升劳务人员技术水平,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助推全村劳务输出,实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目标。七是集体发展惠及民生,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村集体每年拿出资金为全村的困难党员,低保户,残疾人发放米面油。

严格落实平安建设责任,强化工作措施,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第一是抓实禁毒宣传。积极邀请派出所民警在群众大会上宣讲禁毒知识、法律基础知识、电信诈骗等,播放禁毒宣传纪录片,开展重点户入户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第二是抓好矛盾调节,成立了专门的警务室和村民调解室,组成专群结合、群防群治联防队伍,村民之间的矛盾,村委会及时调节,并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及时发现,调处矛盾纠纷,加强矛盾排查处理工作,引导村民,以正确的方式表达利益要求。村支部书记带头集中致力于走访和化解矛盾,妥善解决了嘉峪关市嘉西光伏产业园项目实施与肃南县祁丰藏族乡腰泉村24户牧民秋季放牧矛盾纠纷和双方勘界历史遗留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企业、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经入户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最终解决24户牧民草原补偿资金700余万元。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