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地村-发展定位
支部建设:继续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固定党员活动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持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择优储备培养村“两委”后备干部4名。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要求,通过党员推荐、摸底筛选出年纪轻、带富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人员作为培养对象,计划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名。
产业谋划发展:引导群众参与集镇文旅产业发展,积极参与餐饮、销售等经营活动,增加经营性收入;同时,村内积极拓展发展渠道,鼓励群众开展劳务输出、异地借牧、自主创业等方式,拓展增收渠道。
乡村建设规划:计划在村内现有占地约4.3亩的集体林地一处,计划将林地合理开发利用,建设集休闲烧烤、露营、果蔬采摘、垂钓4项户外休闲活动内容为主的生态拓展营地,初期目标为:建设藏式生态木屋7座,露营场地1处,采摘果园1处,采摘温棚3座,垂钓池1处。计划利用村内机井房周边空地,建设可容纳60-80辆私家车的停车场1处;作为传统的牧业村,牲畜养殖一直是农牧户的主导产业,现有舍饲养殖模式存在规模小、效益低、难以实现人畜分离等短板,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养殖业规模,增加群众收入,提升村庄整体品位,计划在西牛鼻子滩建设高标准设施养殖一处。初期目标:建设高标准设施养殖棚2座,单座棚可容纳牲畜量2500只羊单位;通过“厕所革命”,常住户全部建成以三格化粪池式水冲式厕所,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生活污水将急剧增加,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易反味、储量小、降解周期长的短板将影响发展品质,计划新建小型污水处理站,铺设污水管网,化解未来污水处理能力不足不足难题,为村庄留足发展空间。初期目标: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1座,铺设污水管网2.5公里;为进一步提升村庄旅游业内涵,延长旅游季周期,丰富旅游产品,计划利用村内大石涯建设户外攀岩场地和蹦极体验设施。初期目标:建设户外攀岩线路2条,建设蹦极体验设施1套。
集体经济发展:转变生产方式作为解决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矛盾的根本措施,通过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的落实,以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发展舍饲养殖、完善畜牧业生产设施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畜牧业规模化生产效益。依托文殊寺4A级旅游景区和悬堂寺丹霞景区,大力发展旅游、餐饮、纪念品等第三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计划2023年稳定收入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