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地村党支部

组织设置:村党组织设党支部,为中国共产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青稞地村支部委员会,村辖区范围设村网格1个,为青稞地村网格,网格下设联防组4个。

制度落实: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谈心谈话”和党员“四位一体”管理等制度,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坚持每月开展1次支委会、主题党日活动,每季度开展1次上党课、党员大会活动。持续推进“设岗定责、服务承诺、积分管理、评议定级”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员党性修养、能力素质显著提升,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力明显增强,各项工作开展成效显著。

党员构成:全村党员16名。其中,女党员5名、少数民族党员16名;45岁以下5名、占31.3%,45岁及以上11名、占68.7%;初中及以下学历8名、占50%,大专及以上学历5名、占31.2%。

作用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1名;行动不便党员2名、占12.5%;除2名向乡党委请示备案的老年党员外,其他党员都能按时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积极做好党支部分配的工作,党员带头参加植树造林、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疫情防控等活动。

党员教育管理:本村已安装和正常使用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每位党员都能积极学习甘肃党建、村党支部每月都能按时上传相关会议学习情况。

党内关怀:生活困难党员3名,对党员关怀帮扶措施主要是思想和生活关怀,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活动,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每逢春节党员自发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的“送温暖”活动;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等情况时,支部书记及时走访慰问,申请民政临时救助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党建工作计划

为切实开展好落实好青稞地村各项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经村“两委”研究,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全面增强党支部战斗力

(一)持续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制定详细学习计划,定期开展学习,组织在家党员经常学、长期学,引导党员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村内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继续督促党员运用“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开展常态化学习,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把党员、村干部在学习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奋斗精神,转化为做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成。严格落实党内制度。

(二)切实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和落实支部抓领导责任制。一是支部必须加强对村级领导和指导;二是要明确规定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及时发现、总结、交流典型,了解、反映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要明确职责分工,和做好各项工作的相互协调,工作人员的相互协作。通过加强村级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强、有奉献精神的村干部队伍。   

(三)扎实有效地抓好村级党员的教育管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固定党日集中学习,开展集体活动,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党员意识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坚持每年对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组织党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做好从群众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名,培养发展对象1名。

(四)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一是持续抓好“两巩固”守好底线。组织我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同志,巩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常态化动态监测、切实做到“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排查整改;巩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长效管护机制。二是开展防返贫监测网格化管理探索。

二、不断强化村级服务功能   

(一)保护生态人居环境。要践行“两山理论”,每月开展巡山巡草、巡路巡河,清扫人居环境卫生,爱护保护好辖区生态资源、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要在后续产业发展和绿色畜牧业生产销售上寻求新的突破,把两山理论做的更实、行的更深,让祁连山下望眼满是绿水青山,遍地金山银山。

(二)维护辖区和谐稳定。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要定期对村内各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努力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及时消灭在萌芽之中,确保“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村综治中心要巩固“无毒无邪”村庄创建成果,做好普法宣传教育,确保本村无涉黑涉恶人员和问题存在,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环境。

(三)抓好安全防灾工作。村“两委”要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做好项目建设的安全监督工作;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做好防汛抗旱、防震防火等各类应急准备工作;宣传引导群众遵守道路交通法规、防范森林草原火灾,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加强民生保障和疫情防控力度。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自觉缴纳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切实关注弱势群体,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解决民生问题,使群众享受更多的惠民政策,营造我村和谐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强化农村低保动态管理,继续抓好优抚、残疾、五保、高龄老人的关心关爱工作,深入推进“一老一少一困”关爱服务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卫生保健、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及时通过微信平台转发疫情最新情况,组织和发动群众自觉参加到防疫消杀、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的工作中去。

(五)加强精神文明阵地建设。一是充分发挥村“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文化阵地的作用,充分满足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以“三八”、“五四”、“四月八庙会”、“村文化艺术节”等节日活动为契机,精心组织村群、团、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三是广泛开展评选表彰“五星文明户”、“诚信家庭”、“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致富女能手”、“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一大批好的先进典型。开展“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积分兑奖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将我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各方密切配合,形成共建合力。各工作人员要密切配合,保证工作顺利推进。

(二)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对我村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宣传橱窗、标语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其参与村级建设活动的积极性.

(三)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促进我村和谐发展。组织广大村民参与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更多的村民参与我村文化建设,搞好“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评比活动。

(四)及时总结经验,促进工作创新。认真研究我村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我村党建工作的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